台大商學研究所成立四十週年校友學術論文研討會(2012.12.14)
為慶祝商學研究所成立40週年,本所特假於2012年12月14日舉辦校友學術論文研討會。活動一開始,特別邀請到管理學院現任院長李書行教授、創院院長許士軍教授及所長朱文儀教授致詞。李院長對於商學研究所這幾年來在學術上的表現讚譽有佳,並期勉未來師生們能夠朝向high impact tier 1期刊邁進。接著由管理學院創院院長許士軍教授,為我們暢談管理教育一甲子的故事。許院長於民國41年進入台大經濟系就讀,至今剛好滿六十週年。民國七十六年,許院長從新加坡受邀回台,擔任台大管理學院創院院長;在那之前,於民國六十一年已任職商研所第五任所長。許院長首先幫大家溫故知新,娓娓道來講述商研所的歷史沿革,提起曾經在第一期的台大管理論叢 (第一卷第1期,民國七十九年) 發表過〈美國大學管理教育發展歷史的回顧與展望〉一文,該文章主要回顧美國從1950年代到1990年間的管理教育說起,將全場的校友們帶進了時光隧道;1970年代美元貶值、日本興起,台灣、南韓、新加坡的崛起;1980年代德國銳躍、全球化浪潮開端;1990年代網路出現,造成時空改變,策略、組織與系統也跟著大變遷...2000年後,美國MBA懷疑奠基在1960-1970 Mintzberg理論下發展出的MBA課程,到底是否能訓練出真正的經理人?「MBA≠manager」的思辨也開始在管理學界出現。今日,面對台灣以發表數量為重的激勵制度,許前院長也有些許感慨,勉勵我們仍須關注著作的品質及實質意義。院長總是如此慷慨地傾囊相授,令在場聽眾隨著如數家珍的陳述,陶醉在真知灼見的引領下,獲益良多! |
|
|
l
許鉅秉教授專題演講 許鉅秉教授為台大特聘教授,曾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、優秀年輕學者計畫、傑出學者計畫與吳大猷研究獎,專長物流管理(Logistics Management)、綠色供應鏈管理(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)、應急物流管理(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)、智能交通系統(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)與行銷。老師以多年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的經驗,從擔任多本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審查委員到成為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國際學術期刊主編的歷程,分享學術寫作的三大心得:創新研究(innovative research)、英語寫作(English writing)與論文發表(Paper Publication)。 許教授舉出創新研究的五大要素:一、吸引人的研究主題(Impressive research topic),二從過去文獻找到具影響力的貢獻(Significant incremental contribution relative to previous literature),三、新穎紮實的方法(Novel and solid methodology),四、有趣的發現(Interesting findings observed from results),五、新的研究方向(New research directions)。教授並舉了好的與壞的例子,當然,重點是主題與研究內容要有一致性,題目不宜太過無聊及冗長,且應避免使用詞語首字母縮寫(acronyms)。在研究與創作過程中,要鍥而不捨地與指導教授討論,搜尋相關領域最新的期刊論文,以一到兩個論文期刊作為標竿,並找到相關領域知名的期刊論文當作範例,還要與期刊的編輯當好朋友,因為他是最能給你實際建議的主宰。關於英語寫作方面,最佳方法就是養成每天寫英文筆記的習慣;從品質佳的已發表論文中學習好的寫作技巧;複製好的句型,並有系統地貼在你自己的筆電中。為防抄襲(plagiarism)疑慮,若是整句抄下,必須要註明出處與作者;再者,便是從好的相關知名期刊論文中找到範例以模擬寫作;更有甚者,一定要記得外包proofreading,這是絕對必要的。在論文發表部分,重要的步驟如下:一、找到符合自己程度的好的標竿期刊,可以向指導教授或有經驗的人諮詢;二、要遵從該期刊的形式(format and style);三、要引用一些欲發表期刊中的論文;四、動手去做吧!論文發表的審查結果分有六個狀況,一是無條件接受(accepted unconditionally),這發生的機率是微乎其微(0.00001% to happen!);二是局部修改(minor revision),收到這個就恭喜啦!(congratulations!)三是大幅修改(major revision),這時千萬不要氣餒,只要持續修正並和編輯進行溝通,仍是有機會的 (Keep going! You still got some chance to survive.);四是重新送稿(resubmission),這情形就難說了(depends!);五是被拒絕(rejection),這時就要坦然接受(It is life! Take it!!);第六種情況就是其他...,有可能石沉大海,或是審查者都度假去了,暫時找不到人review,也可能該領域目前找不到合適的審查者,種種情況都有。身為作者該以什麼樣的態度與回應來回覆審查者呢?教授建議應打從心底感謝並在信的開頭就表達謝意,接著再行一一回覆評論,且要直接處理審查者的評論,試著思考他們主要關注的部分,並用一般用語(common language)和他們進行溝通。最後,教授以「老實作研究」與「巫雲總是難蔽日,青山依舊適逢時」兩句忠言勉勵自己及在場嘉賓。 |
l 歷屆商研畢業校友學術論文發表 專題演講後,本系特別邀請在各大專院校擔任教職的校友們,返回母校分享學術研究成果,分別就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、作業運籌管理、策略與科技管理以及行銷管理四大領域,各有三場演講。在上午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場次,由本系陸洛教授擔任總主持人;在二樓冠德廳,三場演講分別由彰化師範大學人資所沈其泰助理教授發表「非自願性離職員工的個人與組織適配:干擾型中介模式的驗證」、銘傳大學企管系陳淑貞專任副教授發表「雙職涯家庭工作者工作角色認定與工作-家庭衝突之關係:探討性別與家庭間投入的聯合調節效果」、台大張妤玥博士後研究員發表「職家衝突歷程中夫妻凝聚力的保護作用」。同一時間,在三樓玉山廳,作業運籌管理場次由本系郭瑞祥教授主持,分別由長庚大學工管系 |
|
|
l
管理領域高等教育的回顧與前瞻 最後,由許前院長士軍教授主持「管理領域高等教育的回顧與前瞻–校友經驗分享座談會」。會中邀請與談人包括台大國企系陳厚銘教授、輔仁大學企管系高義芳教授、酷米移動傳媒許世杰執行長、嘉義大學企管系侯嘉政研發長、悅智全球顧問黃河明董事長與東華大學企管系林家五副教授。與會的師長嘉賓們一致的認為,管理領域未來在高等教育上,應多與實務界接軌。 今日透過商研40校友學術論文研討會,聽到商研所成立的歷史沿革,並聆聽數場學術論文發表,再加上師長貴賓們的勉勵鼓舞,不論是對教育政策的建議、社會亂象的批判指正等等,對於所有與會者、尤其是在校的碩博士學弟妹們來說,都是收穫滿滿的! 在台大邁向頂尖的道路上,學術研究必然艱辛,但有著優秀師長與勤勉同儕之陪伴,鑑往以知來!學術的道路雖然孤獨,但內心的喜悅與滿足,不可同日而語! |